?對于肺部病變患者,霧化給藥與其他給藥方式相比,可達到較高的局部藥物濃度,減少全身不良反應。然而病人使用氣霧裝置時常會碰到一些問題,若呼吸科醫師能有這方面知識,將更加有利于指導病人使用。對于呼吸科最常用的一種治療方法,你究竟了解多少?
作者:李賀
來源:醫學界呼吸頻道
下面詳細介紹下幾種常用的霧化裝置~
氣霧藥物輸送的特性
1、吸入的氣霧藥物往哪里去了?
大部分的氣霧系統給沉積于肺中的比率約為10-20%,舉例來說,若使用正確的技巧,使用定量吸入器噴出的200μg藥物中,只有20-40μg到達肺部,而其余的部分皆喪失于口咽、設備中、周圍環境中以及隨呼出的氣體排出。下圖是不同的氣霧裝置藥物六十在口咽、設備中、以及呼出的氣體/環境中的比率,發現不同的設備形式其藥物沉積于肺中的比率是相近的。
2、氣霧沉積與粒子大小的機制
慣性撞擊,重力沉降與擴散是氣霧粒子之所以能夠沉降的機制。慣性撞擊通常是發生于較大且移動較快速的粒子。重力沉降為例子大小與時間的函數,沉降的速率與粒子的大小成正比。擴散則發生于小于1μm的粒子。
>10μm的粒子會被鼻子或口煙過濾,此最有可能是經由慣性撞擊的機制。5-10μm的粒子通常會到達下呼吸道的近端,而1-5μm的粒子則可達到肺部的末端。
類
常見的藥物霧化吸入器
常見的藥物霧化吸入器有三種:小容積噴霧器(small volumenebulizer; SVN),定量吸入器(metered-dose inhaler; MDI),及干粉吸入器。
1、小容積噴霧器(small volume nebulizer; SVN)
噴霧器可將藥物或懸浮液轉換成氣霧粒子,并使該粒子可以被吸入到下呼吸道,包括氣動式噴射噴霧器、超聲波噴霧器、及最新一代的篩孔技術。其優缺點如下:
優點:可將許多種的藥物溶液加以氣霧化
在藥物可以相容的情況下,可以將一種以上的藥物其霧化
以正常的形態呼吸時即可使用
對于年齡非常大獲非常小、虛弱或痛苦的病人皆可使用
不需吸氣暫停來增加其效率
藥物濃度可以加以調整
缺點:氣動式噴霧器的治療時間比較長
需要的設備較大且本笨重
需要電力、電池與壓縮氣體
若清潔不適當可能造成污染
以面罩給予時,潮冷空氣可能造成不適
(1)氣動式噴射噴霧器
該裝置可自噴嘴傳送壓縮氣體,形成局部的負壓,如此要被其霧化的液體就會被帶至氣流中形成薄層的液體,此薄層的液體相當不穩定因此會因表面張力的關系被打成小滴,此時在氣霧流中的阻擋器可將他們變成更小的粒子,如此產生的氣體還會再受如相對濕度及載送氣體等環境因素的影響。該裝置是我們臨床上應用較為普遍的裝置。如下圖
增加氣體的流量可以減少噴霧器所輸出的粒子大小,通常建議為6-8L/min.為減少在吐氣時造成浪費,臨床上常使用小量噴霧器的儲物罐來增加噴霧器的輸出。
(2)超聲波噴霧器
超聲波噴霧器可將電能轉換為超高頻電波,當超音波的頻率加諸于轉換器時,轉換器就會以超聲波的頻率震動。如下圖。
(3)篩孔噴霧器
目前有少數制造商生產出一種利用篩孔或有多個小孔的板子來制造液態氣霧。此類裝置的工作原理為將有孔的平板連接一個可產生高頻振動的電晶體,如此高頻振動的孔板可對液體產生泵的動作以制造氣霧。
震動篩孔霧化器霧化效能高,殘余量少(0.1-0.5 ml)。震動篩孔霧化器每次使用后需及時清洗,以防阻塞。
2、定量吸入器(Metered dose inhaler; MDI)
MDI是用來對諸如哮喘、COPD的病人可經由其呼吸道準確給予藥物劑量的一種設計。
MDI是否有效取決于患者的呼吸技術。MDI噴射出來的氣溶膠由藥物、推進劑、表面活性劑混合物組成,直徑較大,隨著噴射距離的增加,表面活性劑和推進劑揮發使氣溶膠直徑減小,氣流速度降低,氣溶膠在口腔內的撞擊沉降減少。MDI的吸入技術通常包括2種:閉口技術和張口技術。閉口技術方法:患者將咬嘴放在嘴唇問,按壓閥門的同時深吸氣。
張口技術方法:將MDI放置在離口前方近4 cm(約兩指寬度)處,按壓閥門的同時深吸氣。研究結果顯示,張口技術與閉口技術相比,更有利于氣溶膠吸入至下呼吸道,藥物沉積率從7%-10%增加到14%-20%;然而,如果患者配合不佳,張口技術會造成藥物噴到眼睛等其他部位。
因此,在MDI治療時,建議加用輔助裝置,如腔體狀儲霧罐( spacer)、單向閥儲霧罐(valved holding chamber,VHC),使氣溶膠直徑減小、速度減慢,可增加氣溶膠肺內沉積量2-4倍;同時也可以解決患者手控按壓裝置和吸氣的協調性問題。塑料材質的儲霧罐易產生靜電,吸附氣溶膠,每次使用后用洗滌劑清洗可減少靜電發生,金屬材質的儲霧罐則無此問題。
MDI與帶咬嘴的儲霧罐聯用的操作步驟:將瓶體在掌心溫熱一下后,再搖動4、5下。取掉MDI的蓋子,接于儲霧罐尾部開口,使之密閉?;颊呔徛魵夂?,將儲霧罐頭端的咬嘴放于嘴中,并用唇密閉包裹住。摁壓MDI至儲霧罐的同時患者做深慢的吸氣,吸氣后屏氣5-10 s.當使用VHC時,可通過觀察活瓣的活動監測患者是否經口呼吸。
3、干粉吸入劑(Dry powder inhaler)
DPI不含推進劑,以干粉形式輸送,由患者吸氣驅動,氣溶膠的直徑不會因為輸送距離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因此較MDI更穩定。大多數DPI需要使川載體(乳糖或葡萄糖),與藥物混合,使干粉易于分散并從裝置中涌出。DPI主要用于支氣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療,目前也用于某些蛋白質、多肽類藥物和疫苗的吸入。由于氣流速度和氣流方式不同,氣溶膠在口腔的沉積會有差異。
影響DPI性能及藥物輸送的因素包括:(1)內在阻力和吸氣流量:不同裝置的DPI內在阻力不同,患者經咬嘴用力吸氣使粉末分解成細顆粒狀。一定的吸氣流量可促進藥物分解以及細顆粒粉末的產生,但吸氣流量過高則使藥物在口腔的撞擊沉降增多;反之,患者產生的吸氣流量過低,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時,藥物產生減少,肺內輸送量下降。(2)濕度:DPI暴露于潮濕環境,易導致粉末結塊,因此患者不宜將呼出的潮濕氣體吹入。
教育病人正確使用氣霧裝置的重要性
病人使用氣霧裝置時會碰到一些問題,若呼吸科醫師能有這方面知識,將更加有利于指導病人使用。知道使用氣霧裝置的問題所在,也將使醫師在評估未控制良好的肺部疾病的病人時有所依循。
建議以下步驟來確保病人的正確使用:
1、臨床醫師應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并在教導病人前先使用安慰劑裝置加以練習。
2、向病人提供如何使用裝置的手寫指引,包括藥物的使用劑量。
3、請病人在醫師面前實際操作,以觀察是否正確。
4、每次病人復診時都再確定患者是否正確使用裝置。
5、每次復診都要確定患者是否知道吸入藥物的使用時機、服藥目的、服藥頻率等。
6、如果病情惡化,應對病人是否未正確的使用藥物或服從遺囑抱有一定程度的敏感度。